关闭
医疗护理
医疗护理

病理科成立于1980年,是我院重点学科,主要承担全院病理诊断、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同时承担院外多家医院病理外检及病理会诊工作。

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技师8名。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9名,学士6名。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亚专业方向包括: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乳腺病理、胸部肿瘤病理、分子病理等。科室先后派出多人外出进修学习,其中包括:美国访问学者2人,医科院肿瘤医院进修4人,北京肿瘤医院进修2人,北大人民医院进修1人,西京医院进修1人。

病理科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精益求精、作风严谨的高素质技术团队。以先进的医学设备为平台,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拓创新、刻苦钻研,能够为临床疑难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最为有力可靠的依据。科室获2017、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先进集体;2019年内蒙古乳腺疾病防治学会乳腺病理学组专业委员会;2021年“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单位)。

病理科新址占地面积1360平米,设计合理、流程规范,其内拥有标本检查取材室、组织脱水处理室、切片制作室、免疫组化室、细胞学制片室、标本存放室、冰冻切片室、组织化学染色室、病理诊断室、病理会诊室、示教室、学术讨论室等功能区域,建有分区明确、功能齐全的包括二代测序在内的分子实验室,可以开展满足临床需求的各项诊断工作,并满足临床诊疗对分子诊断的基本需求。同时,具备针对住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开展不同程度教学的个性化带教室。

科室具有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徕卡全自动全封闭脱水机、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全自动染色机、封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荧光原位杂交仪;日本奥林巴斯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十人共览显微镜;国产TIB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组织/包埋盒打号机,病理质控系统及病理远程会诊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病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安全、快捷、高质、高效的工作保障。

现开设服务项目有:术中冰冻检查、活体组织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非妇科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制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殊染色检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及院内、外病理会诊及远程会诊等。入驻病理科新址后,还将开展包括二代测序在内的分子检测项目,能够满足临床诊疗对分子诊断的需求。开设项目足以承担病理技术及诊断方面质控工作的培训、教学工作。

科室长期以来注重新技术的引进与新业务的开展,强调科研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生发展的临床与实验病理研究、乳腺肿瘤的病理学及治疗研究、胃肠道肿瘤的病理分子检测,宫颈病变的发展研究、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分子检测以及肿瘤靶向治疗等。近几年共培养研究生18名。科室开设医科大学本科生公选课:《临床病理学》、《实用病理技术》、《病理与健康》;参与研究生课程:《肿瘤学》;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高层次人才个人项目;草原英才团队;内自然自治区公立医院高水平临床发展科技项目;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项目等科研立项18项。发表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论文等文章近60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办及承办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会议6次,培养医联体病理技术人才:12人。具备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及地点,承担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继续教育项目:20项;承担及参与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2项;参与院内成熟的MDT团队3个,组建内镜-病理早癌规范化诊断交流会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病理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的作用与日俱增,尤其对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良、恶性的判定、转移、预后评估以及肿瘤的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努力并与临床沟通协作,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患者满意,同时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蒙ICP备19004082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271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