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披荆斩棘 群策群力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黄码医院”抗疫记实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2508次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31.jpg

每一滴汗水 都只为与时间赛跑

每一滴泪水 都只为未来会更好
每一个夜晚 终将会迎来曙光
每一次付出 终将会迎来回报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 都有无数个背后的坚守
一起书写着每一次的不平凡

与时间赛跑短暂休息成常态


10月23日,医院接到要转为“黄码医院”的通知。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34.jpg

8点30分,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到达医院开展调研。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36.jpg

15点,内蒙卫健委与呼市卫健委、附院、内蒙医院、内蒙妇幼、内蒙第三医院、呼市中蒙医院、呼市妇幼等领导来院协调“黄码医院”相关事宜。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39.jpg

18点30分,医院领导与各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共同开展研讨。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42.png

21点10分,制定患者就诊流程、规划患者就诊路线、制定转运患者流程等。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46.jpg

23点20分,规划院感防控布局、流程,设置“三区两通道”。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50.jpg

24日早8点,召开全院视频会议,部署患者救治等工作,紧急筹备,分工协作。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52.jpg

凌晨2点,急救中心基础设施筹备完成,物资供应到位。

......


自本次疫情出现时日起,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全体人员昼夜奋战,当得知即将成为“黄码医院”的那一刻,每个部门更是紧绷神经,做好“黄码医院”的管理、诊疗、保障等各项工作,虽然疲惫,但他们却一直也没有停下。


开设多种类病区 保障患者就医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555.jpg


10月25日,根据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关于调整黄码医院的公告,确定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成为“黄码医院”。承接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现有“黄码”患者与我市高(中)风险区、隔离场所及健康码为“黄码”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院于10月26日20时正式开始收治患者,目前规划设置病区22个,现已开设急诊科和6个病区,分别为综合外科病区2个、综合内科病区2个、肿瘤综合内科病区1个、精神疾病病区1个,均实行单间管理。同时,医院不断完善各病区的人员配置、病床数量和设备仪器等,可满足肿瘤、神经、心胸外、心脑血管、消化、腹部、骨科、呼吸与急危重症等内科、外科等患者的就诊需求,其余病区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放,不推诿、不拒诊,尽最大努力保障患者安全。


不分昼夜 不眠不休 彻夜改造


凌晨1点50分,医院疫情防控的办公室里还灯火通明、电话不断......


1.jpg

在接到“黄码医院”的通知后全体领导班子连夜统筹协调,组织调动医院全部力量,不分昼夜彻夜改造。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呼和浩特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呼和浩特市卫健委等领导多次对医院体检中心改造、急救中心建设、“黄码医院”建设布局等进行实地查看、召开视频、电话协调会议、提出建议等,明确各方责任与职责,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04.png

2.jpg

3.jpg

4.jpg


为使“黄码医院”改造更加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医院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克服困难,全院上下一盘棋,通力协作完成区域划分、通道改造、搭建防护隔断、安装照明设备、检修暖气、病房设置、张贴标识标牌;网络设备调试,监控、语音对讲,电脑信息系统、科室账户信息调试;筹备新的急诊药房,购买筹备综合用药与紧急药物、消杀用品,整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防止外源性病毒传入,科内人员自行搬运药物600余箱,平均每箱重达30-40斤等一系列工作。从接到任务开始连夜施工,不眠不休,仅用48小时,“黄码医院”改造工程相关工作基本安全有序完成。


连续作战 完成164名患者的转运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22.jpg


“患者已安全送达,今天转运任务已完成”。10月25日晚,当完成今天最后一次转运任务回到医院已是凌晨3点。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25.jpg


由于医院要转为“黄码医院”,正常的绿码患者就需要转运到附院与内蒙医院继续进行治疗。面对此项工作,闭环转运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防疫任务,需要采用“专人专车专线”的方式,确保“点对点”无缝对接。医务部成立临时转运小组18名医生、 3名护士、2辆转运大巴、3辆120救护车,奔跑在定点医院转运患者的最前线。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28.jpg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不分上下班,吃饭睡觉没法定点定时,只能见缝插针。完成转运后,对车辆进行专业消杀,确保车辆内部环境绝对安全。就这样,临时转运小组在医院与定点医院之间一趟又一趟地转运患者,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终末消毒。最终,经过两天两夜的持续作战,转运肿瘤患者164人及150陪护;转运包括气管切开及植物生存状态的急诊患者9人,为保障百姓生命安全提供了强大助力。


筹建急救中心保障危急重症患者需求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51.jpg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是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按照相关要求不设有急诊、妇产科、儿科相关专业。但为了符合“黄码医院”的要求,要在最短时间内临时转型成为一所综合医院并设置急救中心。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653.jpg

initpintu_副本.jpg


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研讨会议,积极协调、紧急部署,各部门分工协作、紧急改造、调试设备、抽调人员;供氧装置、耗材、防疫物资等设施设备等各项工作快速完成,确保患者和医疗设备安全转运。设置床位12张,抢救室1间,发热患者隔离1间和内科、外科诊室与处置市各1间。由附院、内蒙医院、国际蒙医院、呼市蒙中医院与我院共78名医护迅速集结,共同组建的医护团队,时刻战斗着。急诊中心不断优化诊疗流程、转运病房流程、院感防控制度等,连夜施工划分空间,设置内科、外科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置,快速完成急救中心的启动运转与救治。患者到医院就医时,急危重症患者,通过120转运至急救中心救治。


我们全力以赴 我们服从指挥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701.jpg

疫情以来,医院先后派出297名人员投入外派核酸采集检测、第四医院支援、负压120转运与方舱医院等的相关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本次“黄码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向上级单位请示紧急抽调医护人员返岗并向院外职工发出“召回令”,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为这场“战疫”奋力一搏。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708.jpg

每个科室、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紧张的氛围,全体院领导班子、科主任、护士长、临床、医技、行政、后勤保障人员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各项工作,紧张的不是因为接治的患者风险高,而是时刻在想着怎样能快一点完成,快一些让“黄码医院”尽早运行,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所有人都在全速“奔跑”。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710.jpg

为加强医护力量,呼市中蒙医院派驻100名护士与22名院感人员;附院、内蒙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各兄弟医院分别调集精干医护人员分布于各临床科室与我院内病区的200余名医护人员共同组建的多学科医护团队,在完成人员调配、清洁消毒、患者转运、全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后,各病区整装待发,及时上岗,目前各项医疗救治工作均有序开展。


“黄码医院”的正常开诊,这一切工作的背后是政府、卫健委等部门基于“抗击疫情,保障全市人民健康”的信心与责任,是兄弟医院基于“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的职责与情感,是肿瘤医院基于“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的勇气与担当。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全体的医护人员以医院为战场、以岗位为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承诺,用无私奉献诠释医者仁心,为该市特殊就医群众撑起了守护生命健康的保护伞。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有人白衣执甲 冲锋陷阵
有人默默无闻 在幕后无私坚守
他们是医生 是护士
是行管 是后勤保障
他们不辞辛苦 任劳任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道路上

时刻战斗着!

微信图片_20221101104714.jpg


文:党委宣传部 张媛媛

图:各岗位小可爱
编辑:韩娜日苏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蒙ICP备19004082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271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