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启动2023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发布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5559次

为建立并完善癌症防治体系,降低城市居民癌症发病率,我院承接2023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居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会同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影像中心、超声科、内镜中心、体检中心、检验科及病理中心等6部门主任和筛查工作负责人,召开呼和浩特市2023年度城市癌症筛查工作启动协调会。会议由医院副院长祝勇主持。


1.jpg


该国家项目针对呼和浩特市常住居民免费开展肺癌、乳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等五大常见癌症的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临床筛查等工作,以发现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尽早实施干预措施,进而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减轻癌症患者负担的目的。


2.jpg

医院副院长祝勇


祝勇副院长指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对于城筛项目工作高度重视,希望下一步在呼市疾控中心、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合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城癌项目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探究符合地区特点的癌症早诊早治及防治工作模式,同时积极探索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立高效、经济、稳定的一二级癌症防治体系,为健康中国、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力量。


3.jpg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主任 田月英


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21年首次落地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到今年已连续2年高质量完成“城癌筛查”任务,被国家癌症中心授予“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联盟AAA级管理中心。


4.jpg

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雷


杨雷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发言,他指出了当前城癌筛查项目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难点问题,并与会议各方、各科室反复进行细节沟通,商定出高效可行的方案流程。今年要力争克服城癌筛查人员短缺、检查结果录入工作繁琐、社区居民依从性差爽约率高等困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城癌筛查工作。


5.jpg


国家城市癌症筛查项目的筛查对象为年龄45-74周岁、城市户籍为常住人口、5年内未参加过该项目的居民。凡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者,可前往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三项生物学检测。生物学检测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HBsAg)、粪便隐血检测(FOB)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Hp)。我院根据居民的高危评估结果为居民开展相应的临床筛查,所有指定的国家癌症筛查项目全部免费。


主要筛查方法如下:

1.肺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乳腺癌筛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

3.结直肠癌筛查:肠镜,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

4.上消化道癌筛查:胃镜,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

5.肝癌筛查:甲胎蛋白(AFP)+腹部超声检查


对筛查出的高度疑似癌症的居民,可选择在我院接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派驻专家的规范化诊疗。


健康是百姓幸福的根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有信心、有能力为提升自治区人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副所长田月英、城癌项目负责人李娜、小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海军、小召社区城癌项目负责人王小青、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副院长祝勇、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雷、体检中心主任孟庆宏、内镜中心护士长郑璟琳、内镜中心刘志敏、检验科主任吴金锁、超声科副主任刘森、病理科副主任郭志娟、医学影像科城癌项目负责人刘兵主任医师、医务部副主任郑媞、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办公室陈博参加会议。


文:内蒙古癌症中心 陈博

图:刘彦君

编辑:韩娜日苏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蒙ICP备19004082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271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