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联合公布《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获批,成为自治区首批、呼和浩特市首家入选的医院。至此,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将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品牌的输出,在短期内推动我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本地区肿瘤诊疗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科研创新水平、医院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全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肿瘤疾病防治水平快速发展,切实满足百姓看病需求。项目的落成将实现两院诊疗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的同质化,是内蒙古自治区参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是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成后将成为立足内蒙古、服务中西部、辐射蒙俄的肿瘤防治“高原”。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推动区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属于肿瘤疾病高发省区,但区内优质医疗资源短缺、肿瘤患者外转就医现象明显、外转就医地点分散,且区外就医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身心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与负担。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致力于医疗能力提升,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医院发展,以内涵提升打造医院优势,积极引进开展肿瘤诊疗新技术,不断细化肿瘤亚学科,医院综合实力和专科优势实现新突破,整体带动区域内癌症防治水平提升。
在新时代健康政策的引领下,医院顺应时代发展,迎来崭新机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方案的通知》,通过“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区,院地合作、省部共建”的工作思路,明确分期、分批设置不同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决定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快速提升本地区肿瘤疾病诊疗能力,解决肿瘤患者外转就医现象。7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拟将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作为依托医院,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自治区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担任组长,加强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项目申请、建设及运营发展等工作。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签署《共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框架协议》。2022年5月18日,在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正式获批,使广大群众尽快在本地区享有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
2021年10月9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邢沫等专家莅临医院进行调研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不断突破 持续发展 促进医教研产业融合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工作是快速提高我院肿瘤诊疗能力和科研教学水平的重大机遇;较短时间实现地区肿瘤诊疗能力、质量管理水平、信息化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切实满足百姓看病就医需求,解决看病难的根本性问题。
医院部分设施设备
事业越是伟大,征程越是壮阔,越是道阻且长,越是苦难辉煌。医院始建于1921年,百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卫健委与医科大学党委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医院聚焦核心医疗技术,突出发展学科特色,历经百年风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防癌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拥有PET-CT、MRI、高/低能直线加速器、机器人三维靶向穿刺定位系统等百万元以上肿瘤诊疗设备70余台(套)。医院全体职工团结奋进,勇于担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2004年成为内蒙古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开始全面谋划平衡发展综合学科,做大做强肿瘤专科的战略思路。2012年增挂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名称,更加明确了医院肿瘤专业的发展方向。2017年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立规范的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及人员进修培养体系,基本实现了肿瘤规范化与精准化治疗。多年来,医院坚持“大肿瘤 精专科”发展方向,临床科室齐全、肿瘤亚专业逐步细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快速提升区域内肿瘤疾病诊疗能力,为百姓提供精准、规范、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效果与目标
完善公立医院管理架构 建立人才科研教学及医联体平台 整体提升肿瘤医疗服务能力
2022年3月25日 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消化道肿瘤MDT远程联合会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将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逐步以肿瘤学科建设和临床科室发展为需要,建立人才“共享、互动”机制,建成高质量肿瘤专科人才培养平台;以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肿瘤医疗健康”的协作平台,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实施,形成急慢分诊、上下转诊、良性互动的肿瘤分级诊疗体系;以利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科研优势,发挥临床研究、技术辐射、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建设精准治疗科研创新平台。充分体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成熟学科体系、优秀人才队伍、现代化医院管理经验及肿瘤疾病预防、治疗、科研、教学的优势,快速带动内蒙古自治区整体肿瘤疾病防治理念、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
同质化发展 构建一流肿瘤诊疗体系 实现“大病不出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基于多学科诊疗理念,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高发肿瘤疾病谱,以本地区常见、高发病种为核心,打造国内一流肿瘤领域全学科体系,不断提升肿瘤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建立肿瘤精准诊疗服务模式,快速平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建立信息互联互通,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诊疗方法和依据,带动自治区内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有效提升。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打造北方地区“国际质子中心”,推动区域内肿瘤科学化诊疗体系高质量发展,让肿瘤患者在本区即可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彻底解决居高不下的肿瘤患者外转就医率,最终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 推动区域医疗事业发展 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人民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始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意义重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将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建成高层次肿瘤人才培养基地、高标准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高水平现代化肿瘤医院管理高地,推动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同时,医院将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早期筛查干预和健康管理,提升区域内乃至偏远地区百姓的肿瘤早诊早治率,不断提升人民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实现为更多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谋定而快动,笃行以致远。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引导下,医院将乘势而上、扬帆远航。以破茧化蝶之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宏伟蓝图,推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前行,实现百姓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发展的重要目的,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健康之基,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图/文:党委宣传部 张媛媛 胡媛
素材来源:院长办公室